•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weibo

【提眼睑肌】小兵立大功!眼睛「神」来一笔的祕密 !

是不是常常会看到一个人很没有精神,但明明他睡很饱,却7-24都呈现一副随时都可以秒睡、眼睛无神的状态呢?

或者是先天或后天的眼皮问题,眼皮盖住黑眼珠太多,让眼睛无神的感觉?

又或者是,明明有做了双眼皮手术,但眼睛看起来始终无神?

原来,他有可能是「提眼睑肌」的问题:下垂或无力,难怪无法 “撑” (睁)大眼睛。

療程介紹

眼神的好坏,在于黑眼珠露出的比例。

看以下图片正常眼神与有眼睑肌下垂的对比,由于眼睑肌无力或下垂会使眼皮盖住较多的黑眼珠,可明显看出黑眼珠露得多的,眼睛会比较有神。

 

 

认识提眼睑肌

提眼睑肌,这是大家不会去注意到的地方(因为肉眼看也注意不到);它是周部的其中一块肌肉,掌管眼睑开合的运动。它的作用是将眼皮上拉,眼睛打开,所以当眼睛打开不够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提眼肌的腱膜向前固定在眼睑板上,增强提眼肌的张力,藉此打开眼睛。

如果肌力无力或老化无弹性,就会像门一样无法完全打开,或只关一半的情况出现;对照眼睑与黑眼珠的的复盖比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眼睛是可以像窗户一样敞开,所以若黑眼珠被眼睑与眼皮复盖愈多(像窗户只能开一半),那就可能有提眼睑肌下垂或无力的问题,需进一步评估做提眼睑肌的手术帮助改善眼神。

 

 

提眼睑肌│下垂的影响

提眼睑肌下垂,因眼珠被盖住,大部份的人会抬眉、抬下巴看人,会形成骄傲感。另因眉毛是代偿的作用。提眼睑肌无力者,常会不自然或用力抬眉!

常见的治疗疏失是:仅用德国新一代肉毒处理 抬头纹问题,但提眼睑肌下垂并没有解决。

 

 

提眼睑肌│常见问题Q&A

如果因人在外地想先线上谘询提眼睑肌问题,要提供什麽资料才能给医师判断?
一般建议给医师亲诊依实际情况判断最为准确。倘若因所在地的关係,无法立即前来门诊,可提供「影片」。 影片人物需为素颜,手机转自拍录影模式并启动录影,人物动作需先紧闭双眼然后慢慢将眼睛打开并看着镜头。

眼窝凹陷、眼皮松弛下垂,用脂肪填充(不用提眼睑肌手术)就可以撑起眼皮?
需看状况,有些状况若只有填充脂肪,但眼皮重力增加会让其下垂,这时候可能需合併双眼皮手术,去掉多馀的赘皮,以及评估是否需要提眼睑肌手术,方能让眼睛冏冏有神。

老了才有眼皮下垂的问题,小朋友或年轻人不会有眼皮下垂的问题?
年纪大者可能是老化问题,而年纪较轻者多半可能是因提眼睑肌无力的问题,而导致眼皮看起来下垂的状况。 提眼睑肌者多半眼下方会有不自然的眼白,加上上方盖住眼珠太多,所以眼睛就会看起来漂淼无神。透过提眼睑肌手术后,眼部的自然机制,会让眼睛整体回復好的状态。

眼窝浮肿的泡泡眼,要取脂再割双眼皮才能让眼睛变大又有神?
若泡泡眼确定为眼窝脂肪造成的,就可取脂再割双眼皮让眼睛变大又有神。但若泡泡眼非脂肪而是提眼睑肌的问题,就可能需要合併提眼睑肌手术。

割双皮+提眼睑肌+开眼头可同时一次做吗?
可视眼皮及眼部的条件,经医师评估确认后,可一次处理;手术时间因考量仔细度、重修率的风险等,约为4小时。

 


療程優勢

只要眼睛无神,就可以用「提眼睑肌手术」处理?

眼睑肌手术并非万能,在做此疗程之前,也是需要经医师评估判断说:「你可以做!」才可以做。

有几种情况是,无论做几次提眼睑肌手术都不会有作用的:

  • 提眼肌本身发育不良

  • 提眼肌经过多次手术后已被严重破坏「肌」能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于提眼睑肌上方(接近眼框骨)的Witnall ligament处,以「悬吊式」方式打开眼皮,将整个提眼睑肌向上提起。这样的方式下,眼睛在自然状态下是打开的,如果要闭合,眼部的眼轮匝肌(右图红色肌肉部份)也会一同作用。

 

 


相关拯救案例
Before After
本诊所案例术前、术后照片皆经患者同意授权刊登,仅作辅助诊疗说明、卫生教育与医疗知识之使用,疗程前请务必经专业医师谘询及评估
※ 疗程效果因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个人实际状况请以医师谘询建议为主。
適合對象

提眼睑肌│下垂的原因

  • 先天性眼睑肌下垂:因先天发育及功能不完全所致
  • 老化眉眼部皮肤松弛
  • 重肌无力症
  • 眼睑有受过外伤
  • 眼睑发炎或眼炎问题造成眼睑肿胀水肿之重力问题造成的提眼睑肌下垂
  • 时常戴假睫毛之重力支撑疲乏造成的提眼睑肌下垂



美丽见证

(对比图)
(对比图)
(对比图)

注意事項

提眼睑肌│禁忌症

  • 特殊病史
  • 高血压
  • 心脏病史
  • 怀孕
  • 严重糖尿病
  • 疗程期间有怀孕计画
  • 肝肾功能受损
  • 免疫系统异常
  • 其他经医师判断不适合此疗程者

本诊所案例术前、术后照片皆经患者同意授权刊登,仅作辅助诊疗说明、卫生教育与医疗知识之使用,疗程前请务必经专业医师咨询及评估
※ 疗程效果因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个人实际状况请以医师咨询建议为主。

延伸阅读